花地,旧名花埭,这里河涌纵横,堤堰曲折,明代居民在此开荒植花,至清代,有醉观、醉红、翠林、纫香、群芳、留香、新长春、余香圃、评红等种植花果盆景的大小园林,成为广州最大的花卉产区及园林荟萃之地。每到节日,骚人墨客,雅集各园。红男绿女,三三两两,前来游春。由此,花地与隔江毗邻的荔枝湾并著于世。一些富商及名士竞相在花地建造了许多名园别墅,如听松园、六松园、纫香园、翠林园、杏林庄等。
听松园是中国晚清爱国诗人张维屏辞官归隐的地方,占地面积3.3万多平方米。“东临蓬馆,西接烟雨名津,书声琴韵,花香鸟语总宜人”,流传了百余年的培英中学校歌,描绘的就是当时听松园及周边的旖旎风光。东之蓬馆,指的是康有为幼年读书的小蓬仙馆。西之烟雨名津,则指昔日羊城八景之一的“大通烟雨”。而花地本就是广州鲜花盛开之地。选在这样一个景色优美、书香氤氲的地方办学,足见那夏礼博士的良苦用心。
经过一年的紧张筹建,次年,即1888年,安和堂迁校于听松园,并更改校名为培英书院——一个颇有中国传统文化味道的校名。
培英书院,与周边人文环境是多么相宜。然而为什么更名,后人已难找到确切的答案。它或许与当年广州不远处的陈氏书院的兴建有关。1888年,广东72县陈姓族人合资在城西的西关兴建祠堂,并命名陈氏书院。也许,胸怀似海的那夏礼博士到西关欣赏了“天下李、广东陈”修建合族祠堂的气派与盛况,他心想,此地为一姓人建书院,莫如他建一所为天下人培养英才的书院,于是才有“培英书院”校名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