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理论缺陷
在某些理论批评家看来,艾里克森在理论立场上调和矛盾的态度无疑削弱了其自我心理学的影响力。一方面他提出了完全不同于弗洛伊德的积极乐观的自我理论;另一方面他又坚称自己绝对效忠于经典精神分析阵营,不肯放弃备受争议的力比多理论,致使他的学说体系显得不够严密。虽然他不曾因为观点的分歧而像霍妮、弗洛姆、沙利文一样脱离经典精神分析学派,但二者之间的鸿沟还是真实存在,不容忽视。
艾里克森提出的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的思辨性多于科学性。虽然有的心理学家试图用一些方法去验证它们的存在,但到目前为止,这一理论还没有得到确凿证据的完全支持。或者它就不适合进行客观的检验,因为艾里克森自己使用的研究方法就是主观性强的传记和个案研究,因而他所提出的诸如希望、意志这样的抽象概念也很难用实证方法去验证。
虽然艾里克森强调社会因素与人格发展的关系,但他仍把本我作为人格的生物学根源,在论述人格发展动力的时候也认为是个体的“同一性”在起作用,实际上他对社会因素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他也无法对社会的改革和创新提出切实可操作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