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本来是极为隐私的文字,大白于天下,总需费些思量的。有些经典的日记,如越缦堂、曾文正,写它的时候,恐怕就考虑到要给世人看的,因而文字上就是十分的考究了,但从严格意义上讲,作者所记的文字,和原本的日记的源起,终究还是有了出入,但它的教化意义却更是和社会合拍了。鲁迅先生的日记,我曾经看过一些,也是十分简单的文字,所记亦不过家常琐事;知堂日记手迹本,也看了看,觉得也是如此。大致人的生活,并不是每日都要有轰轰烈烈的事情去干,真要记下来,阴晴圆缺,喜怒热冷,总还是免不了的,如此,也才是正常的人的生活。以此标准衡量,烟草局长的日记,也还不算出了大格,他的日记,也许要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日记了,因为它不虚伪。
不过,话还没有说完,人总须对社会负责的,不管出于什么样的途径,这日记出来了,便成为了公共事件,且对社会造成了影响,终究于公于私,都无益处,这日记就写得有些失败了。失败在什么地方,私下以为,是素材选得不好。人总还须有高尚的情操,心理扭曲,便只能记下些丑陋的文字,一旦流传坊间,结果可想而知,以害人始,以害己终。原来作文也是要讲究的,写什么和怎么写,都是很重要的因素,除非你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