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下效,许多女真贵族主动学习汉文化,尽管已有了女真文字,但上自皇帝下至平民都学习使用汉语,许多汉族儒生被女真贵族请去为子弟讲授儒家经典史籍,以致到金世宗时,许多女真人反而不通晓女真的语言文字了。
在推广汉文化的同时,为巩固加强金人统治,他们又采用宋朝科举制度,以培养人才,笼络汉族知识分子。金太宗即位不久,就于天会元年(1123年)11月始设科举制,当然因为草创科举尚无定期,数额也无定限,但开考科目却与宋同,分词赋和经义两种。金熙宗更大力推行科举制,对所有女真人、汉人以及契丹人等都一律量才录用。到海陵帝以后,科举制就完全正规化了。
金人通过广开科举,大大笼络了各族尤其是汉族知识分子,搜罗到大批愿为其效力的士人,可以说金朝是我国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统治王朝中最重视科举取士的王朝,是科举取士最多的朝代,“金朝进士的总平均数与南宋相当”。[36]这些汉族士大夫,对于建立和巩固金朝的统治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三)对猛安谋克制度的冲击
猛安谋克是女真族部落氏族性质的军事行政管理组织,带有深重的奴隶制色彩,部落酋长(勃极烈)严密地控制着所管辖的人口。金朝前期女真贵族入主华北、中原以后,主观上非常希望沿袭旧有的管理组织与生产方式,以加强其统治,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一方面对于被征服地区的劳力强行把他们编入猛安谋克中将他们转为奴隶,为加强控制还将汉人大量迁徙金朝内地;一方面又把金朝内地的猛安谋克组织迁往华北、中原,作为样板来逐步改变华北中原地区人民。然而主观愿望和客观效果恰恰相反,他们并未料到汉族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之大。被强迁金内地的汉人不仅促进了那里的经济发展,提高了那里的文化,也改变了那里的民风;而散布在中原内地汉人中的猛安谋克组织却如泥牛入海,根本抵挡不住高度发展的汉族封建经济和文化的汪洋大海的冲击,他们不断卖掉奴隶、出租土地,进而让奴婢从良。这种结果直接原因固然是汉族人民的反抗和中原先进的经济形态的作用,但与中原文化的传播也密切相关,所谓“尽令汉人佃莳,取租而已”。[37]同时,金朝统治者内部的汉族或汉化的契丹官员的劝谏也有重要作用。据《燕人尘》载:“初宋帝至燕山,金国诸王郎君怂恿金主如契丹故事献俘分赏,枢密刘彦宗力谏而止。”[38]同知北京留守刘玑也曾谏金世宗“凡奴隶诈良,不问契券真伪辄放为良”。[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