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谈时,说和听双方对话语的采用或理解,都要受特定场合的影响和制约。就说的一方来说,无论是话题的选择,还是话语形式的采用,都要根据特定场合的需要来确定。
例如在选择话题时,在人家办喜事的场合,就不要谈使人丧气的话题;在人家悲痛的时候,一般忌谈逗乐的话题;在大庭广众中做演说、做报告时,应当讲严肃的话题,而且话题要集中。如果是聊天,则可以不断转换话题,甚至离题也不要紧。
从话语形式来说,一般需要按照常规形式说话,而在特定场合,又可灵活变通,组成特殊的话语形式,反而能够收到更为理想的效果。说话一般要求语句完善,符合语法规范,但在特定场合,却允许而且需要组织结构特殊的话语来传递信息。
当汽车快行驶到十字路口而司机仍未减速时,旁边的人只需要提醒:“红灯?”司机便会立即做出减速、刹车的反应。此时若旁边的人说出这样结构完整的复句:“前面遇上红灯,这是不准前行的讯号,你应当减速停车,以遵守交通规则,保障安全。”司机即使不说你有“精神病”,至少也会认为你这人“迂”得可以了。
因为司机的头脑里早已储存有途中可能遇到哪些情况和应该如何处理的信息,因此,只要用极简短的话语提示,他就立即会调动大脑中储存的相关信息去补充。这时的话语要特别简明,语气要特别急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