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施莱歇尔在上台前后多次与各派劳方利益组织沟通,以夯实执政基础。早在1932年11月,施莱歇尔与自由工会高层便已达成默契,以国家创造劳动就业岗位的方案来换取劳工们的支持。对于自由工会而言,施莱歇尔的方案是诱人的,除了它确实能够解决大规模失业问题外,还因它同自由工会此前业已制定的“WTB方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是1932年4月,由自由工会统计办公室主任沃廷斯基(Wladimir Woytinsky,1885—1960)、木工工会主席塔瑙(Fritz Tarnow,1880—1951)和社民党农业政策学家巴德(Fritz Baade,1893—1974)联合筹划的经济复兴方案,其内容同样是以公共工程的方式来解决大约100万失业者再就业的问题。该方案因采取一定程度的通涨方式,曾被社民党拒绝,所以自由工会坚定了独立于政党政治的想法,迅速接过施莱歇尔抛来的绣球。
施莱歇尔还拉拢了纳粹党内的左翼。在施莱歇尔看来,纳粹党既是国会最大政党,又笼络了大批足以作为国防军重建基础的年轻人,应该成为“横向阵线”的基础。但是,他又担心无法控制希特勒的野心,因此转而关注11月大选后纳粹党内势力大增的施特拉塞尔派。施特拉塞尔坚决反对希特勒“不当总理,就当反对派”的强硬态度,希望首先争取纳粹党入阁的机遇。12月4日,纳粹党在图林根州得到的选票比7月下降20%,这让施特拉塞尔更坚定了与施莱歇尔谈判的念头。当晚,两人见面。总理是否向施特拉塞尔许诺出任副总理,至今尚难确定。但在此后几天内,纳粹党内出现了更为激烈的争议。施特拉塞尔周围聚拢了一些重要的党内官员,另有50名以上的国会议员表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