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什,生于龟兹,父为印度人,母为龟兹人。罗什初学小乘,后改宗大乘。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年),吕光破龟兹后,强迫罗什娶龟兹王之女为妻,后又劫持罗什回凉州。罗什在凉州期间,学习汉语,并通过前来受学的僧肇,了解了内地的佛教情况。后秦弘始三年(401年),姚兴派人迎其到长安,待以国师之礼,翻译佛经。在此后的十多年中,罗什译出了佛经35部、294卷,成为晋代译经数量仅次于竺法护的著名译师,而其译经之盛况,则远远超过竺法护。如在译《大品般若》时,僧肇、昙顺等800余人助译;译《思益经》时,参加翻译的僧人2000余人;译《维摩经》时,义学沙门1200余人参加;译《大智度论》时,500余人共集译场。可见罗什译经之规模宏大。而且由于罗什兼通梵汉语文,又有一大批义学名流参与译经,因此所译佛经之质量远远超过前人。在中国佛教史上,把罗什之前的译经称为旧译,罗什所译称为新译。罗什也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译师(罗什、真谛、玄奘、不空)之一。罗什所译佛经大多是大乘佛经,因而影响尤为巨大。在他之前,尽管从汉代起就已有了《般若》经类的翻译,但由于受译者水平及时代限制,并未能将《般若》空宗的学说正确无误的表达出来,直到罗什译出《大品》,尤其是《四论》(《大智度论》《中论》《十二门论》《百论》)后,才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状况,使人们对般若“性空”学说有了较为准确的理解。罗什所译佛经也成为大乘各教派的主要依据,如《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成为三论宗的主要经典;《成实论》成为成实学派的主要依据;《法华经》成为天台宗的主要经典;《阿弥陀经》成为净土宗的主要经典。罗什门人僧肇、僧睿、道融、道生等也都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的著名人物。
相关影视:日本岛国特级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