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来信说:“对于致知的学说,春天再次承蒙教诲,已经比较知道如何努力,感觉比过去更为简单易懂。但我认为,对于初学者来说,还需要带有格物的意思,让他们知道从哪里开始。本来致知和格物是一起进行的,但对于初学者来说,他们不知道如何开始努力,所以还需要说到格物,才能明白致知。”等等。
格物是致知的功夫,如果知道致知,那么也就知道格物了。如果不知道格物,那么致知的功夫也未曾真正了解。最近我写了一封信给朋友,详细讨论了这个问题,现在寄给你一看,仔细阅读后你应该能自己理解。
【解读】
“格物致知”这四个字听起来有点古老和深奥,但其实它是《大学》这本书里提到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宋明时期的儒学家们,像朱熹和王阳明,都对这个话题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
朱熹这位大学问家认为,要想真正理解事物的道理,就得从“格物”开始。啥是“格物”呢?简单来说,就是深入研究事物。朱熹觉得,只有通过对实实在在的事物的探究,我们才能逐渐理解它们背后的道理。而且,你研究的事物越多,你的知识也就越广泛。从研究一个一个小事物开始,逐渐积累,最后你会发现所有的知识都连成了一片,豁然开朗。这个过程就像我们平时学习一样,先从简单的开始,然后慢慢深入,最后达到精通。朱熹还提到了学习的四个步骤: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也就是说,我们要广泛地学习,仔细地提问,认真地思考,最后才能清楚地辨别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