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在明中叶以后的文艺变革思潮中,思想意识、伦理观念承袭旧传统的因素也有很多,儒家说教、迷信思想、消极颓废的倾向以及市民某些落后庸俗的审美趣味,既打上时代的烙印,也影响了文学艺术取得更高的成就。晚明市民意识的滋长,对人格独立的强调和自我人欲的凸显,显然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色彩,但对禁欲主义的批判走向极端,就是纵欲主义,反映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对庸俗低级的色情描写,表现得非常严重。这不仅展示了晚明奢侈浮靡的社会生活,也反映了市民和士大夫的畸形心理。[6]
第二节 诗文的盛衰与革新
一、明前期诗文
明代前期的诗文,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发展过程。在明初的诗文作家中,比较有成就的是经历过元末社会大动乱的作家,他们的作品较有现实内容,具有时代特色。其文风尚朴崇实,浑朴自然,与元末浮艳华丽的风格形成鲜明的对照。
明初的诗文,以宋濂、刘基、高启为代表,他们致力于开拓新文风,将传统的文学“致用”价值观引入创作主旨中,主张文学与政治相为流通,文学应有益于政治道德。刘基论诗主讽,与宋濂“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见解大致相同。倡导崇儒复雅,反对清虚浮靡,否定诗歌吟花咏月的艺术职能,这是他们的一致归趋。所以,他们的作品中有歌功颂德、应酬冗长之作,开启了台阁体的先河,但也有反映时代特色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