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与湛若水 二人继承宋代自由讲学的传统,宣扬心学理论,直接推动了明代书院的兴盛。
王守仁,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34岁开始在京师讲学授徒,直到去世,从事教育、学术活动二十余年。王守仁有一套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它的核心是“致良知”;教育的作用是“去人欲”,追宗圣人;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达到圣人的标准。因此,内心修养是为学之根本。他认为“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良知”人人都有,不待学而有。但一般的良知常被私欲所蒙蔽。因此,为学就是去私欲,恢复本心的“良知”。
王守仁把培养圣人看作是教育的最高理想和目标。他认为,只要人们通过端正自身的行为来达到个人的修养工夫,“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达到纯洁净化的思想境界,就可以成为圣人。同时,他还指出“凡人而肯为学”,甚至“愚夫愚妇”,经过刻苦努力和勤奋修养,都可以成为圣人。这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人的资质原来都是一样的,都有接受教育成为圣人的可能性。这种见解不但提高了人的价值,而且有扩大教育对象的意味,无疑也是有进步意义的。
王守仁特别强调“立志”的重要性,认为“学问不得长进,只是未立志”,“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指出学生要树立独立思考的意识和习惯,要善于思索,学贵“自得”;为学必须循序渐进,注重学生的接受能力,“随人分限”,主张学贵“善疑”,破除对圣人的迷信,有所创见。他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认为教学方法应该是“教无定法”,“因人而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