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士族制度
东汉士人求官,必须先在乡里间造成名誉,才能被长官辟召,或选作孝廉方正,取得禄位,东汉末年有人专业批评人物,如汝南许劭,考核人才高下,每月初发一次榜,叫作“月旦评”。经他评定的人,就在社会上有地位。曹操少年时没有声望,求许劭评品,劭说:“你是治世的能臣,乱世的奸雄。”从此曹操得名做官了。大抵大族世家的子弟容易得名,也就容易做官。公孙瓒做幽州刺史,专引用贫贱人。他说:“世家子弟自以为该当富贵,不会感谢我的恩德。”可见汉魏间仕途已被世家大族把持,连求名也不需重视了。
魏吴质家世单微,因与曹丕亲近,得封侯拜将,官位高显。但本郡(质济阴郡人)乡评还是看不起他。质虽然愤恨辱骂,仍不得列入士族。三国初期,士族与寒门形成严格的区别,排斥寒门,不让它分润政治上的权利。
曹丕依据这种习惯,创立“九品中正”的制度,州郡县各置中正官,考查所管人才高下,分成九等。列在下品的,永远不得仕进。西晋刘毅指出九品中正的弊病,是“爱恶随心,荣辱在手,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地主官僚联合压迫贫寒人,九品中正是压迫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