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易丢失独立人格
虽然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主要强调人际关系中的自我定位,内在隐含着平等的人际交往与互动方式,但实际上形成了以他人为中心的尚“和”心态。中国人有服从权威的性格,服从权威的性格是中国现代伦理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它在中国很常见,是一种服从支配的人格。长期对权威的信仰和接受,会导致一种膜拜心理,进而对权威盲目服从,容易让人因恐惧竞争而委曲求全,最终失去自我。其结果是个体缺乏自我意识和自我判断的能力,人云亦云。传统社会中人们对所谓“天地君亲师”的模仿、认同与遵从,使得人们忽视了创造性发展的一面,个体容易丧失主体意识,更谈不上独立性了。这种盲目的服从,使得所谓内圣要求成为一句空话。这种心理强化了“靠”的依赖思想,不利于个体责任感的形成。这种依赖思想表现在所处生活圈的各种关系中,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的思想意识潜移默化为一种理所当然的信念时,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个体的依赖性、服从权威的人格。
(三)易导致处事隐忍退让
忍让一直是中国人最基本的冲突解决方式之一,尤其在个体面对纵向内团体的成员时,个体为了人际和谐会放弃个人目标而做出忍让的反应。但是一味忍让求和,容易使人与人之间缺乏真情的碰撞与沟通,不利于不同意见(其中有一些或许是中肯的意见或具有建设性的意见)的产生。在社会生活中,若一味求和,一味避免斗争,有时就会使善为恶所战胜,使人失去做人的原则而变得世故圆滑等。而且,为了达到集体和谐、集体团结,中国人往往不会过分坚持己见,甚至还会牺牲自己的原则。这种中国式“团结”观念以牺牲个体差异为代价,不利于个人的“个体化”。当这种价值取向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层结构后,个体差异失去了足够的生存空间,导致“和”蜕变成“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