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6月28日,印度总理英·甘地和巴基斯坦总统布托在印度西姆拉举行会谈,签署了《印度政府和巴基斯坦政府双边关系协定》。《协定》规定:双方同意“逐渐恢复两国关系和使两国关系正常化”;两国结束冲突和对抗;通过谈判或共同商定的其他和平手段解决分歧,保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和平共处,尊重彼此的国家统一、领土完整、政治独立和主权;两国政府将采取一切步骤来防止进行针对对方的敌对宣传;两国军队在规定的时间内撤军;遵守1971年12月17日的停火而在克什米尔形成的双方实际控制线。
至此,第三次印巴战争以巴基斯坦的失败和孟加拉国在东巴土地上诞生而落幕。
2、第一次中东战争
——中东乱局的起点
【无名氏点评战争】 阿以冲突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力量对比不对称——最少从数量上看是如此。以色列只有几百万人,却能以一当十,一次次打败数量上占压倒性优势的对手,靠的是什么?装备精良、技术先进、纪律严明、有美国支持,这都是原因,但都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以色列人精神上强大。犹太人几千年的流浪生活使他们格外珍惜自己失而复得的家园。为家园而战使犹太人强大无比。阿拉伯人有数亿人,战略上对以色列构成多层包围,与以色列的军事斗争却表现为以十当一,屡战屡败。原因在哪?阿拉伯人没有以色列人那样的高度组织性,操作现代武器系统方面的技术能力也远不及以色列人。最重要的是,阿拉伯国家政治上松散,形不成拳头。此外,从战略取向看,以色列由于国土狭小,四面都是敌国,付不起诱敌深入的高额成本,战略上只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因而选择了以攻为守、先发制人等战略。这虽然保障了以色列的安全,却使以色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战的国家,政治上因而付出了巨大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