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个就是春秋学派的崛起。在唐朝的安史之乱之后,崛起了一个春秋学派。这个春秋学派的特点是什么呢?他们主张放弃“三传”,也就是《左传》《公羊》《穀梁》,而转回到《春秋》的原文当中去寻找真谛。他们思想的核心是“舍传求经”,而他们的政治主张是“明王道”。“明王道”的意思就是要提倡“忠”。他们对于这个“忠”相当重视,在他们看来,武人集团藩镇割据是不忠的行为,是他们应该重点攻击的对象。所以在关于武成王庙的讨论当中,春秋学派积极参与。而春秋学派在政治方面的主张就是,通过崇古、尊古这种方式来重新申明王道,强化中央集权。
唐宪宗时期曾经一度收复了河北三镇,但是到了唐穆宗长庆元年(821),河北三镇降而复叛。河北三镇降而复叛的深层原因,当然就是河北三镇藩镇割据已久,唐朝在这儿根基不稳,但是导火索之一,与文武之间的冲突密切相关。
河北三镇作风淳朴,虽然河北地区这些藩镇的节帅是军阀,但是一个个跟士兵同甘共苦。而且普遍来说,河北地区当时文化水平比较低下,胡化色彩比较浓厚。而宪宗时期,河北三镇投降之后,唐中央向河北三镇派驻了官员,这些官员与河朔地区将士质朴的作风截然不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央的官员进城的时候就坐着肩舆——轿子的前身,此前河北将士甚至连肩舆都没见过,因此见了之后非常惊讶。而且这帮中央的官员来了之后,就认为河北地区都是反贼的后代,因此极力压制河北的将士,并且在语言上也多加讥讽。比方说韦雍、张宗厚等唐朝的官员,曾经在酒醉的情况之下,骂这些河朔将士为“反虏”,而且还说了这么一番话:“今天下无是,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意思就是别看你们一个个孔武有力,你们就是能拉得两石那么强有力的弓,又能怎么样?不如认一个“丁”字。这是讽刺人家没有文化,站在文人的角度讽刺这些武将。所以最后河北三镇叛乱的时候,这些士兵首先要杀的就是韦雍和张宗厚,虽然他们对河北三镇的言语攻击不是引发河北降而复叛的主要原因,但是在这里能够体现出的,就是文人对武人的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