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汉书》所载,武、宣间辞赋家众多,赋坛异常活跃。如司马相如、董仲舒、司马迁、严助、朱买臣、吾丘寿王、主父偃、枚皋、东方朔、刘德、儿宽、刘辟疆、眭弘、张子侨、王褒等,都是当时善于辞赋者,只是他们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没有流传至今。流传至今而又颇有影响的只有司马相如、东方朔、王褒等数人而已。
自宣帝之后直到东汉中叶,散体大赋仍然是辞赋文学的主要样式,但已明显地表现出衰落的迹象,在艺术上已无法逾越武、宣间大赋的形式和格调,且模拟之作居多,鲜有独创者。这也是由这一时期社会状况所决定的。宣帝之后,国力日颓,政局日益混乱。两汉交替,虽有光武帝刘秀的中兴,但国力始终未能达到汉武帝时的高峰。这样的形势深深地影响了文坛。作为汉赋主体的散体大赋,其创作精神主要是“润色鸿业”,颓废的国力,暗弱的政府,使得人们既无“鸿业”可供“润色”,又无“上德”可供“宣扬”,散体大赋的颂圣性失去了依托。再加上本身结构庞大臃肿,极事铺排的外表掩盖了主体的情志,因而不可避免地开始走下坡路。当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两汉散体大赋在这一时期较有才华的文人学者的推动下,依然投射出最后的光芒。与此同时,汉初那种以表现忧思悲慨为主的骚体赋,也在自身的变革中呈现继续发展的态势,只是影响仍不如散体大赋之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