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关于样板戏的思想艺术内涵。文化大革命后的权威看法,是把样板戏作为“文革”文学的代表作,着重批判它们观照生活阶级斗争极端化的眼光、人物形象塑造“高大全”反人性的内涵和“三突出”的艺术模式。另一种看法则着力强调其“民族传统美德”与“新的时代精神”相结合中爱国主义、民族气节等道德共同性的侧面,并进而肯定其为“红色经典”,是因为“作品的意识形态外壳和它的艺术内涵常常可能并不完全一致”。
关于样板戏的艺术成就。肯定者多半以戏曲行当研究者的专业眼光,从戏曲题材和艺术革新的角度,否定“三突出”而肯定其“三打破”(即“打破唱腔流派,打破唱腔行当,打破旧有格式”),从而高度评价样板戏在京剧发展史的地位。否定其成就者则往往从思想文化角度着眼,对这一方面忽略或避而不谈。
请查阅评论文献索引中的相关论文,就这种争鸣现象进行思考,你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样板戏在舞台上的重新回归的原因是什么?艺术与艺术的历史之间应当如何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