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解释,就换了一个角度:
万象森然,就是冲漠无朕。冲漠无朕,就是万象森然。万象森然,冲漠无朕,就是惟精惟一。
王阳明的万象森然,冲漠无朕,不是讲“盘古开天地”,而是讲自己心中的万象森然,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就是万事万物了然于心。冲漠无朕,就是心中的虚寂恬静,是未发之中。在虚寂恬静的未发之中,就已经了然于心。了然于心,就是虚寂恬静的未发之中。虚寂恬静的境界,就是“一”。了然于心的状态,就是“精”。一中有精,精中有一。
王阳明前面说过:“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
原文
“心外无物。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
华杉详解
王阳明说:“心之外没有事物。比如我心中产生了一个孝敬父母的念头,那孝敬父母便是一件事物。”
“口耳之学”和“义袭而取”都是治学修身的大忌
原文
先生曰:“今为吾所谓格物之学者,尚多流于口耳,况为口耳之学者,能反于此乎?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如今一说话之间,虽只讲天理,不知心中倏忽之间,已有多少私欲。盖有窃发而不知者,虽用力察之,尚不易见,况徒口讲而可得尽知乎?今只管讲天理来顿放着不循,讲人欲来顿放着不去,岂格物致知之学?后世之学,其极至,只做得个‘义袭而取’的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