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社会与唐代社会有许多不同,虽同是封建社会,但生产关系出现了某些变化,这在科举方面得以充分体现。
其一,每次科举取士的数额远远超过唐代。唐代进士每次只有三四十人,最多的只有七十人[34]。宋初,士人惧于五代惨祸,并不热衷于做官,加之考试甚严,每次录取进士少则几人,多者百多人,平均每次录取40余人。太宗时因州县缺官,开始大规模录取士人,加之国家一统,政局稳定,入试者很多,往往达一两万人。朝廷每次录取进士230余人。真宗朝后,进士录取人数大增,平均每次录取在450多人,到北宋末,达到680多人[35]。
其二,由于生产关系的变化,“取士不问家世”,因此参加考试的举子不再是世家大族,多为出身贫寒的中小地主或较富裕的农民,且不少出身工商杂户的子弟也可以参加科考,且几代为官者很少。“取士不问家世”,使许多出身孤寒的士人能与官宦子弟同场公平竞争,据有人统计《宋史》有传的1953人的材料来看,由布衣入仕者达55.12%[36]。像在宋代文化领域风云一时的人物范仲淹、孙复、胡瑗、李觏、蔡襄、邵雍、苏洵、苏轼、苏辙等其出身都比较贫寒,正是公平的竞争,才使他们脱颖而出。因此,他们在入仕或执政后,自觉地把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联系起来,在学术上体现出来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工商阶层在过去历来受到鄙视,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允许其中有“奇才异行者”参加科举考试,因而出现了“今世之取人,诵文书,习程课,未有不可为吏者。其求之不难,而得之甚乐,是以群起而趋之。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37]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突出表明宋代社会的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