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一生可以说是起起伏伏、颠沛流离的。他对当时社会上的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总是会满怀着“一肚皮不合时宜”的严肃态度。苏轼是抱着远大的理想走上政途的,却又时时感到理想与现实的差异是巨大的。“乌台诗”一案虽然使他看到了面对社会的黑暗统治生命的脆弱,他也为此而醒悟,但是心怀天下的他却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他用自己的才华来缓解和平抑自己内心的躁乱和愤懑,更对于自我精神境界赋予了崇高期许,他所寻求的无疑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救赎。在精神层次的领域,苏轼永远是一个“富翁”。他的才情也随之而千古流传。
苏轼是一个能够凌驾于生死、物我之上而洞悉人生底蕴之人,他极具敏锐的感觉能力。对于生活,他更是有一种超乎于有限的具体事物之上的过人的妙赏能力,具有“物我无别、物我为一”的感觉,这便是其精神的真髓。值得庆幸的是,自身的不幸与诸多的坎坷并没有使苏轼由此变得麻木不仁、明哲保身,相反却使他变得更加地体察民众,体谅和理解劳苦大众的困苦生活。这不是高高在上的那种俯视与悲悯,而是感同身受的关切与同情。随遇而安的大气思想浸透了苏轼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而经过他的诗笔在艺术上的美化而成为了一种动人的生活情趣。因此无论走到哪里,苏轼都有着非凡的本领和自信,去把万恶的“地狱”变成美好的“天堂”。这种超然旷达的胸怀与过人的气度,使得苏轼能够在常人难耐的困境中而自得其乐。在苦难中日益强化的珍爱生命的意识与儒家推己及人的思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真的应该感谢苏轼,是他为那么多并不如意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心灵回旋空间,能够在大起大落的悲欢之中,在昂扬奋进的人生底蕴下,能将文字之美和人格魅力转化为相通相融的至高境界,世间,恐怕无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