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织业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有辉煌的发展。1784年拉廷根建成第一个机器纺纱厂后,由于原料供应困难和英国的优势竞争等原因,德国棉纺织业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发展缓慢。拿破仑战争时期,大陆封锁政策使德国棉纺织业免于英国的竞争性打击,萨克森、莱茵威斯特法仑等地的棉纺业一度出现较快扩张。
从棉纺业看,1800年,萨克森已经有2000多台“珍妮机”。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后,巴登、符滕堡等西南德地区的机械棉纺业也得到快速发展。这一带工资偏低,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瑞士和法属阿尔萨斯(Elsa)的企业主纷纷在此设厂生产,获取高额利润。1840年,整个关税同盟区域拥有纱锭65.8万个,其中萨克森占56.3%,普鲁士占23.3%。当时棉纺织业前景非常看好,人们纷纷投资该领域,因此机械化发展相当轻松,生产大幅提高。纱锭数量从1835年的58万个增加到1865年的235万个;同期棉纱生产从3786吨增加到了37128吨。
在棉织业方面,19世纪30年代在柏林、莱茵地区、西里西亚、施瓦本(Schwaben)和巴伐利亚等地出现较大规模的棉织企业后,棉织机数量和生产率出现大幅上升。1800年德国有棉织机3.5万台,1846年时上升到15万台,但机械织布机很少。1846年手工织布机和机器织布机数量分别为11.6万台和2600台,1861年时分别为26.4万台和2.3万台。也就是说,手工织布机数量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始终大大高于机器织布机。尽管机械化进程很慢,棉织业还是有很大发展,棉布产量从1815年的3600吨增加到了1835年的14237吨和1865年的41294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