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信说:“唐代开始有些句末的‘在’逐渐虚化,语义上不再与表示事物的主宾语发生关联,而是置于动词性的述语之后,表示确定的语气。”[8]孙氏所说虚化是实,不过不是因为虚化后再置于动词性的述语之后,而是在动词性的述语之后虚化的,虚化的句法格式为“V+NP+在”。
唐诗中还有一些倒置句。如:
(22)精灵如有在,幽愤满松烟。(李华《咏史十一首》)
(23)白社同游在,沧洲此会稀。(刘长卿《同诸公袁郎中宴筵喜加章服》)
(24)最怜知己在,林下访闲人。(戴叔伦《送张南史》)
这类倒置句多是为了平仄和谐的需要造成的。比如例(22)“精灵如有在”为“平平平仄仄”,正与下句“仄仄仄平平”相对。如果不倒置,“如有精灵在”的韵律为“平仄平平仄”,与下句就不合了。例(23)、例(24)也类此。
但是从语义表达上看,“精灵如有在”“白社同游在”“最怜知己在”等句,如果把“在”分析为句末助词,句子也是合乎句法要求的。比如例(24)无论说“最怜在知己”还是“最怜知己+在(助词)”,语义真值条件都相同。我们推测,正是因为“在”可以被重新分析,唐诗中才会出现较多的“在”字倒置句;反过来,这些倒置句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在”向语气词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