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7-2 46个主要国家分行业自动化潜力及技术替代就业量
数据来源:麦肯锡全球研究所。
另一方面,尽管一些工作被取代,新技术也在创造新的就业机会。OECD的研究人员就指出,机器自动化的目标是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代替现有职业,它本质上会形成新类型的工作任务。[9]因此,很多职业不会消失,只是工作内容会发生改变,其中一些相关任务变得更加可自动化。据此推断,未来估计只有9%的就业有完全消失的风险。同样,国内一些学者对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也持有不同观点。如王君等认为尽管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进步短期内对就业的破坏效应有限,但长期就业效应不容乐观。[10]而邓洲的观点相对乐观,认为未来更多新的岗位将被创造,因此,总体上看,工业机器人对整个人类就业是促进的。[11]王君、杨威则认为由于替代效应和补偿效应同时存在,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总效应存在不确定性。[12]
本次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变革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劳动力市场呈现出以“中等技能被挤压”为代价,高技能和低技能的就业率增加的就业两极化现象。如世界银行《2016世界发展报告》显示,很多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南非、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的中等技能劳动者就业呈现了显著的负增长。尽管中国目前仍然是低等技能劳动者就业量下降、中等技能劳动者就业量增加的情况,但根据大部分国家已然出现的就业极化的趋势来看,未来很可能同样出现“中等技能被挤压”、高技能和低技能的就业率增加的就业两极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