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官学的日趋衰废,掌管学术的文化官员必须在动荡的社会中寻找自己的出路。拥有专门知识和技术的王官百工携带文献典籍、礼器乐器,逃离官府,流落四方。“学术官守”“礼不下庶人”的教育传统已经难以维系,“天子失官,学在四夷”[2]成为历史的真实写照。这些拥有一技之长的文化人分散至各诸侯国,进而扩散至士阶层乃至庶民,使原本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下移到民间,私学由此孕育产生。
(二)士阶层崛起
士,原本为古代男子的通称。西周时期,士特指一个社会阶层,是奴隶主贵族政权机构中的低级官吏。士有武士和文士之分,以领主提供的俸禄为生。武士的职责是护卫,文士的职责是操持礼乐仪式,都不能过问政治。
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属于自由民,指那些脱离生产劳动,凭借一定的文化知识或一技之长谋生的人。这是一个不稳定的社会阶层,与农、工、商并列,位居四民之首。诸侯争霸期间,各种内政、外交、军事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具有足够知识、能力和智谋的人,士由此有了用武之地。各国的诸侯公卿乃至新兴地主阶级为壮大自身力量都竞相养士,礼贤下士成为各国的时尚,用人原则由“亲亲”转向“贤贤”。随着公室私门养士之风的盛行,士的来源也日趋复杂。原周王室司礼乐的官员(如史官出身的老子)、没落的贵族子弟(如宋国贵族后裔的孔子)、受过教育的农工商等庶民(如木匠出身的墨子),都纷纷加入到士的行列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