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鬼子的飞机又来啦,赶快躲呀一由于浙江大学在当时已是名扬中外的东方著名学府,所以侵略者蓄意彻底摧毁它,每天派出飞机进行空袭。这一天,王淦昌抱着教科书刚跨出家门,便看到对面的山上已高高挂起报警的灯笼,于是便急忙招呼露天的同学躲到岩洞里。令王淦昌感动的是在生命面临极度危险的时刻,一位坐在岩洞口的同学似乎根本听不到洞口外震耳欲聋的轰炸声,依然埋头捧着书本。物理书?你对物理也感兴趣?是哪个年级的?王淦昌走近一看是个低年级的同学。他感到特别奇怪,因为当时浙大只有高年级大四才开设物理课。
王先生好,我是一年级新生,但我听过您讲的近代物理讲座,所以就喜欢上了物理。那小同学的回话好叫王淦昌高兴。
太好了,你叫什么名字?我可以提前收你为学生。
谢谢先生。我叫许良英。
好,以后我讲物理课时,你随时可以去听,而且还允许你不懂的问题可以直接找我。怎么样?
嗯,我一定学好物理。
第二章 01
许良英做梦也想不到像王淦昌这样国际著名的大学者,竟如此平易近人。就这样,他后来成了王淦昌最信赖的门生之一。这位从小爱好物理的学子,偏偏一生命运坎坷,无数次不得不放弃心爱的专业,而正是王淦昌的一次次帮助,最终使许良英成为了著名物理学者。许良英先生现在是中闻现代物理史学家,他对导师王淦昌在抗战时期的那段教学生涯有太多的了解和感受。他说:王淦昌先生是我一生最尊敬的老师,也是多次解救我于危难之中的恩师。每当回忆起青年时代跟随王先生学习的情景,总感到无比温暖和舒畅。自从那次在岩洞里第一次接受王先生教诲启迪后,我就更加对物理科学产生了兴趣。但那时我是个低年级学生,知道王先生是国内外都知名的大学者,加上自己向来在长辈面前说话就羞怯,所以不敢轻易找王先生。何很快我的这份羞怯心理被乇先生他们那种淳朴、坦率和活跃的学风所冲淡。我最早是从旁听王先生和束星北教授开设的物理讨论课,发现王淦昌先生这种大学者的风采的。浙大当时的物埋讨论是四年级的课程,分甲乙两种。物理讨论甲是由全系教师和四年级同学轮流作学术报告。物理讨论乙,主要是由王淦昌和束星北两位教授就物理前沿学术作系统报告。甲乙两种报告都是每周一次,出于王先生对我的鼓励,我便经常壮着胆子躲在教室门外旁听。王先生和束星北两位教授一个擅长实验,一个擅长理论,性格都开朗坦诚,又彼此是好友,但在作报告时,他们常相互提问插话,碰到问题常常争得面红耳赤,像小孩子吵架似的。开始看他们争论觉得好奇又紧张,后来才明白大学者之间这种直率的学术争论,才是探索科学真理的好学风。受了王先生他们开展的物理讲座这种学风的影响,我联合了物理系、电机系几个一年级的同学也搞了个定期读书报告会。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1939年7月的一次物理讲座,那是由王先生报告15801130111111。虽然我不知18500是何意,但还是去旁听了。出人意外,王先生报告的是当年1月底坡尔在美国宣布的一个划时代的发现:1938年12月和1939年1月间,哈恩和迈特内发现了铀原子核裂变现象;迈特内估算出一个铀核裂变时会释放出2001.6。的能量,比同等電量的煤燃烧时释放的能量大几百万倍。正是迈特内和哈恩的这个发现,直接推动了后来核反应堆的建立和原子弹的研制。当时教室里的气氛异常热烈,作为组织者的我感到特别兴奋和震惊。很久以后我才知道,著名女科学家迈特内原来就是王先生的博士导师,而正是这位了不起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推动世界核原子能发展关键一程的著名大科学家,还欠了中国学生王淦昌先生一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宝贵机会。可在当时的那场报告会上,王先生既没提到自己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难忘经历,也没有在同学中夸耀迈特内与自己的个人关系。王淦昌先生的这种学风和人格力量后来影响了我一生……